【人民网】关注报道台胞之家联谊站(广西师范大学)副站长王孟筠:数智时代赋能女性 共绘中国-东盟发展新图景
7月16日,2025面向东盟的妇女发展交流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台胞之家联谊站(广西师范大学)副站长王孟筠受邀参加专访,围绕推动妇女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女性教育及技能培训共享,以及为青年女性打造更具包容性的发展生态等方面发表见解。
现将报道转载分享。
主持人:在推动妇女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您认为人工智能最关键的支撑因素有哪些?
王孟筠:一是互联网的普及与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妇女平等接触数字化产品提供了基础条件。二是女性职工接触与使用AI人工智能平台的机会多元化。比如通过更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开放的在线课程、职场技能培训、社区公益培训等方式,能让非专业背景的女性也能上手使用AI工具,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尤其需要强调的是,AI的普惠性必须与女性日常工作中易切入的实际场景相结合,像跨境电商、数字营销、设计师、教师、文创工作者等职业领域,既有技术创新潜力,也是女性比较容易就业或自行创业的领域,值得重点支持和推广。三是中国与东盟可以探索共建女性友好的AI创业孵化网络,为女性创业者提供从技能培训、产品孵化到市场对接的全链条支持,并推动跨国合作开发,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女性创业就业的新引擎,在推动妇女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主持人:从“共享”理念出发,您认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如何推动女性教育及技能培训?
王孟筠: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推动女性教育及技能培训上,特别是数字技能、职业技能方面,可以构建更高效、持续性的资源互通机制。具体而言,双方可共同开设面向不同职业女性群体的线上线下人工智能技术培训计划,既依托大学及职业院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举办研讨会,也通过企业与社区联合开展实训项目,扩大女性人工智能职业技能培训的覆盖面。同时,建立跨国女性职场学习与交流机制,让更多女性有机会到对方国家的企事业单位、大学或科研机构短期挂职或访问,增进对新兴技术应用场景的理解与适应。作为大学教师,我也期待未来能有机会到东盟国家交流,学习AI在高等教育中的新方法、新工具运用,并将经验带回广西。
主持人:青年女性是推动社会持续创新和发展的关键力量。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您认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如何为她们打造更具包容性的发展生态?
王孟筠:第一、政策上鼓励多样化的职业选择与灵活就业、创业形态,为青年女性平衡职业成长与家庭责任创造更友好的环境,消除因性别角色产生的壁垒。第二、要提供丰富的国际化学习与实践机会,鼓励双方大学与企业联合设立跨境青年女性创新营、实训项目,让青年女性在多元文化与多样场景中积累新视野,提升技术适应力和领导力。第三、中国与东盟建设区域性青年女性创新社群与榜样网络,通过分享优秀女性科研工作者、创业者、领域带头人的故事与经验,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成长路径,增强青年女性引领人工智能与各行业深度融合的信心。我相信,只要中国与东盟携手构建更开放、更包容、更有温度的创新环境,青年女性必将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展现出更多突破与贡献。
【人民网】报道链接:
http://app.people.cn/h5/detail/normal/6417265949213696